光大彩票网官方网址

  • <tr id='ZqbEdp'><strong id='ZqbEdp'></strong><small id='ZqbEdp'></small><button id='ZqbEdp'></button><li id='ZqbEdp'><noscript id='ZqbEdp'><big id='ZqbEdp'></big><dt id='ZqbEdp'></dt></noscript></li></tr><ol id='ZqbEdp'><option id='ZqbEdp'><table id='ZqbEdp'><blockquote id='ZqbEdp'><tbody id='ZqbEdp'></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ZqbEdp'></u><kbd id='ZqbEdp'><kbd id='ZqbEdp'></kbd></kbd>

    <code id='ZqbEdp'><strong id='ZqbEdp'></strong></code>

    <fieldset id='ZqbEdp'></fieldset>
          <span id='ZqbEdp'></span>

              <ins id='ZqbEdp'></ins>
              <acronym id='ZqbEdp'><em id='ZqbEdp'></em><td id='ZqbEdp'><div id='ZqbEdp'></div></td></acronym><address id='ZqbEdp'><big id='ZqbEdp'><big id='ZqbEdp'></big><legend id='ZqbEdp'></legend></big></address>

              <i id='ZqbEdp'><div id='ZqbEdp'><ins id='ZqbEdp'></ins></div></i>
              <i id='ZqbEdp'></i>
            1. <dl id='ZqbEdp'></dl>
              1. <blockquote id='ZqbEdp'><q id='ZqbEdp'><noscript id='ZqbEdp'></noscript><dt id='ZqbEdp'></dt></q></blockquote><noframes id='ZqbEdp'><i id='ZqbEdp'></i>

                【广东科技报】在微生物科研舞台上“舞蹈”

                                                 

                    (本报记者 杨颖 麦博)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AM真菌能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性的抗病性”这一全新的观点,为被称为“植物癌症”的植物青枯病的防治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她在广Ψ 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身兼数职,却有条不紊地处理好各项事情;作为一名老师,她坚信“做事先做人”,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她一如四川女性的聪明、直爽和坦▃率,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全部倾注到科研和教学中去。她,就是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广州优秀女科技工作者朱红惠。

                  个人简介

                  朱红惠, 博士,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硕士生导师。1995年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工作,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全国微生物资源平∞台监督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饲料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微生物及酶制剂工作组委员、广州市女科学家协会理事。主要从事微生物资源的发掘、保藏及应用基础研究。发表论文110多篇,其中SCI收录了28篇,EI和ISTP各收录两篇。研究成果获得了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两项和三等奖两项。采用自主研制的筛☉选技术从极端环境中分离筛选4功能微生物000多株,发现了新的功能微生物菌种75个,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华南地区最大最专业的菌种保藏中心;以第Ψ一发明人申请了13项国家发明专利,9项国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作为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了硕士17人,联合培养博士3人。2008年度被评为省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2011年被评为省直机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2012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

                  善于“借鉴”,突破传统思维

                  1999年的一天,正在实验室工作的朱红惠突然接到了广东省番禺区一家企业的求救电话,说是他们种植的西红柿全部活不了,“我们赶到现场后,发现他们种植的西红柿得了青枯病,苗全都趴倒在地上,忙ω碌了一年却颗粒无收。”想起当年的一幕,朱红惠至今仍觉得心痛。从那时起,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由于青枯病是一种根系的土传病害,青枯病的病菌——青枯菌会让植物根部腐烂,而施用农药只◣能将药力停留在土壤表面,却无法渗透植物□ 根部,并且长期使用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采取微生物和生态防治的方法来防治植物青枯病。在番茄的根部有成千上万株微生物与植物“伴生”,朱红惠花◣了4年时间来对微◆生物培养基进行不断的改良和对微生物不断去筛选,终〓于筛选出了4种具有防病效果的微生物。不过,这些微生物在实验室的效果不错,但单一的生防菌易受土壤环境影响,一去到田间,应用效※果就不明显了,防病效果受到很大限制→。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朱红惠不断翻¤阅各类报告和文献,并尝试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看是否能从其他文章中寻得一些灵感。一天,正在做果树研究的丈夫突然说道,“AM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在果树病害方面的防治效果还真不错”,这卐一句话很好地点醒了朱红惠,AM真菌是否在番茄病害上也会有防治作用?带着问题,朱红惠又扎进了繁琐的研究中去,经过一番试▲验后,朱红惠发现AM真菌在番茄根部也会存在,并且它能吸附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来供给植物的生长,从而达到减轻病害的目的。后来,朱红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AM真菌能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性的抗病性”这一全新观点,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有为才有位”

                  作为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第一个女博士,朱红惠的每一项研究和每一个进步,都被领导看在眼里。经过8年的磨练,2003年的一天,领导郑重地将重建微生物保藏中心的重担々交给了她。朱红惠很清楚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微生物作为科研的基石,是目前很多国家都在抢夺的战略性资源,如果不能建立起一个规范化、专业化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就意味着丢掉了做科研最基本、最宝贵的物质。而当时的中心已处于关闭的边缘,这就更加燃起了朱红惠炽热的斗志。

                  朱红惠深知,“有为才有位”,必须自己做出表率◤才能把中心搞好。所以一向雷厉风行的朱红惠,很快就制定了重建的一系列计划:“摸清家底”、学习国家ω级菌种保藏中心的保藏经验、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等。

                  俗话说得好,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在2003年国家启动“全国的微生物平台项ぷ目”的时候,朱红惠通过积极争取,使得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也能参与其中,“只有参加到资源平台中□ 去,才能在技术和力量上与国家级菌种保藏中心看齐”。在做项目的几年时间里,朱红惠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化来描述每一株〓微生物的基本特征、形态、分子序列、性能和来√源、分离环境等。她细致∩而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同行的赞赏,让同行了解到“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实力。

                  在多年对外学习和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朱红惠意识到,虽然在技术力量上与国家级的菌种保藏中心有差距,但是可以 “以科研带动保藏菌种的发展”,改变以前“买菌种”的困境。因此,2003年至今,该中心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菌种保藏中心,拥有了普通微生物菌种库和13个专业菌种库,并筛选出75株新菌种、6个专利菌种,在国家开展的微生物资源平╱台项目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朱红惠笑称自己已经由“铺路人”变为“寻宝人”,可以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他们需要的微生物菌种。目前该中心为单位提供菌种发放、委托研究和专业技术培训等。2000-2012年间,累计向社会发放菌株15,5260份,为社会各界制作冻干种70多万支;为社会提供微生物菌种鉴定评价测试服务、微生物菌种→委托保藏、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培养培训等服务50,000次,得到广大客户,特别是科研和教学单位的认同,成为华南地区微生物资源共享利用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平台。

                  把工作做在前面

                  在所里,只要提∏起朱红惠,每一个人都会对她表示佩服,大家都觉得任何难题在朱红惠面前都可被轻Ψ松地解决,“她总能走在我们的前面”。2012年,朱红惠出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主管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这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以前做科研主要是对事,现在主管检测〖中心则是对人。”朱红↙惠首先明确了两个发展目标,一是要找到新的市场切入点,保持检测量的可持续发展,以进一步提升检测中心在全国检测领域的影响力;其次要让检测中心成为第三方的公证机构,通∏过更多真实的研究结果为企业或行业提供问题解决的方法,努力把检测中心打造成集检测、科研“一条龙”的品牌】服务机构。

                  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朱红惠把工作都做在了前面。在开展检测业务方面,她每个星期都会抽出时间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网站,以了解国家在检测业务方面的政策是否改变,“检测工作并不是随便就◣能开展的,只有当国家标准出台,并通过国家质⊙检部门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开展检测工作。”在检测人员方面,朱红惠对他们个人的科研能力要求特别高,除了要对企业送检的产品出具相关的检测报告,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还要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另外,在对检测人员的ω管理上,朱红惠不断优化内部人员管理的激励体制,调动人员工作热情的同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对检测报告的准时率、准确率进行评估。

                  至今为止,朱红惠每年为社会各界提供农业生物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服务达1000多次,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她还积极为我国农业生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献计献策,主持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4项,广东省地方标准2项,为农业生物产品质量安全依法监督、科学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卐。

                  花絮

                  育才工作从不松懈

                  作为研究生导师,朱红惠不仅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还关心学生的生活。在研究所里,朱红惠可是“出了名”的对学生严格,她总要求他们认真学习,勤做实验,就连平时晚上和周六也不能松懈。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她深感到,人员流动性太强,不利于研究团队的稳定,一定要在团队发展的同时,鼓励科研人员不断发展,要通过读书获得更高的学位。近几年她已经培养了博士生3人,硕士17人。当初在她团⌒队里,原来是大专学历的两个研究人员,目前已经△先后取得了硕士学位、中级职称。

                  科学家中的舞蹈家

                  从小到大,朱红惠都是学校里的文娱积极分子。田径场上大大小小的比赛,总少不了她的身影。而学校舞台也是热爱舞蹈的她发挥天赋的平台。一提起朱红●惠,同事们总是说:“朱博士的舞蹈是我们这里最棒的”。在1999年广东省省直机关●“国庆文艺汇演”中,朱红惠自己编导和表演的舞蹈获得优胜奖;2006年在中科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建党八十五周年文艺汇演”中,她编排和表演的舞蹈@获得最佳表演奖。

                  家庭工△作两不误

                  在朱红惠的办公室,经常会出现一个小女孩的身影。这是她的女儿。由于工作太多,朱红惠每次只能在放学时间将女儿接回办公室,继续工作。“还好,女儿特别乖,每次在办公室都是一个人玩,直至我完成工作。”说到女儿,朱红惠满脸幸福。

                  虽然工作繁忙,但朱红惠总是尽量去照顾家庭,做到家庭工作两不误。

                  无论多忙,朱红惠每天都保证陪女儿一起练舞两小时。有时忙不过来,她就带着♀笔记本电脑在舞蹈室一旁工作。她微笑着说:“和女儿一起跳舞,是我最好的休息。”

                《广东科技报》(2015-01-02 第13:广州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系列报道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