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官网投注

  • <tr id='Fa0L2N'><strong id='Fa0L2N'></strong><small id='Fa0L2N'></small><button id='Fa0L2N'></button><li id='Fa0L2N'><noscript id='Fa0L2N'><big id='Fa0L2N'></big><dt id='Fa0L2N'></dt></noscript></li></tr><ol id='Fa0L2N'><option id='Fa0L2N'><table id='Fa0L2N'><blockquote id='Fa0L2N'><tbody id='Fa0L2N'></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Fa0L2N'></u><kbd id='Fa0L2N'><kbd id='Fa0L2N'></kbd></kbd>

    <code id='Fa0L2N'><strong id='Fa0L2N'></strong></code>

    <fieldset id='Fa0L2N'></fieldset>
          <span id='Fa0L2N'></span>

              <ins id='Fa0L2N'></ins>
              <acronym id='Fa0L2N'><em id='Fa0L2N'></em><td id='Fa0L2N'><div id='Fa0L2N'></div></td></acronym><address id='Fa0L2N'><big id='Fa0L2N'><big id='Fa0L2N'></big><legend id='Fa0L2N'></legend></big></address>

              <i id='Fa0L2N'><div id='Fa0L2N'><ins id='Fa0L2N'></ins></div></i>
              <i id='Fa0L2N'></i>
            1. <dl id='Fa0L2N'></dl>
              1. <blockquote id='Fa0L2N'><q id='Fa0L2N'><noscript id='Fa0L2N'></noscript><dt id='Fa0L2N'></dt></q></blockquote><noframes id='Fa0L2N'><i id='Fa0L2N'></i>

                【广州日报】“岭南毒蘑王”教你识毒菇

                                   

                                                   李泰辉在野外调查,发现※致命鹅膏菌。                                      致①命白毒伞

                春意渐浓,白云山上生机盎然,各种菌类也开始生长。有“岭南毒蘑王”之称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泰辉又一次登上ω 白云山,寻找令人“闻风丧胆”的毒蘑菇——致命白毒伞,没想到半天之内就找到8株。

                  2000年以来,李泰辉团队先后收到100多起医院或疾控中心送来的误ㄨ食毒蘑菇事件的毒菇样品。

                  李泰辉表示,不少民间○流传的“毒蘑】菇识别方法”并不正确,反而是导致蘑菇中毒事件多发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吃鹅膏菌,将可减少九成◤左右毒蘑菇致死案例。

                  / 广州日报  全媒体记者秦松

                  研究蘑菇38 “致命鹅膏”是他命名

                  在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今年59岁的李泰辉身边堆满了各种与真菌相关的书籍,其中不少还是他『的著作。与毒蘑菇打交道∏,几乎成为他□每天的工作内容,除了一年多次的野外调查,他的办公室里变成了蘑菇的展厅。在他的办公室楼上,还有一个华南地区最大的真菌标本馆,上世纪50年代的标本都能在▓此找到。自1980年以来,李泰辉就扎进了真菌研究的行▆列,发现、发表新物种超过150个,出版过多部专著。而在其中,他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就是毒蘑菇,常被人们戏△称为“岭南毒蘑王”。从2000年至今,他的团队已先后对◣100多起误食毒蘑菇事件的样品进行科学检测,为医院有针对性地治疗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20003月,广州天鹿湖发生了9名外来人员误食致↓命白毒伞8人死亡№的事件,当时很多人还一直以为它是个欧洲的物种,后来我们研究才发现,它是属于一个未发表的新物种。”李泰辉说。经过一系列确认工作,1年之后,他与杨祝【良博士共同把它正式发表为新物种,从此这种毒『蘑菇才有了它正确的科学名字——“致命鹅膏”。

                  再访→白云山 半天发现8株致命白毒伞

                  日前,李泰辉带着学生们来到白云山进行野外调查。“每年我都要去白云山进行多次野外调查,这次发现了8株致命白毒伞。”李泰辉说,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的毒菌种类达1000多种,已知具有较明显毒性的毒菌种类达400多种,我国已知毒菌☆有200多种,而广东有100多种。“每年3~11月是毒蘑菇生长的季节,而广东毒蘑菇头号杀手——致命白毒伞,就是每年第一批毒蘑菇。”

                  致命白毒伞并非“浪得虚名”。2000年以来,李泰辉团队先后收到100多起医院或疾控中心送来的误食毒蘑菇事件的毒菇样品,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7年,广东毒蘑菇中毒人数442人,死亡64人,其中仅致命白毒♂伞就引起中毒98人,死亡42人,其致死人⊙数占广东毒菇中毒总死亡人数的66%,是广东毒蘑菇种类中致人死亡『最多的剧毒蘑菇。

                  值得庆幸□的是,在李泰辉团队的宣传带动下,如今越来越多公园设立了“毒蘑菇”警示牌,近年来广ぷ州发生的误食致命白毒伞事件已经大大减◤少。

                  哪些蘑菇不能吃?

                  广东发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中,部分受害者就是由于相信了一些不科学的“毒蘑菇识别方法”。李泰辉说,正确的做法】是:民间谬传不靠谱,相信科学更安全!事实上,许多毒蘑菇和食用菌的宏观特征没有明显区别,甚至非常相似,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有时连专家都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才能准确辨别。

                  “不吃鹅膏菌就能减少10%~30%的蘑菇中毒事件和90%以上的致死事件。在日常还要做到不吃不认识的,不吃不肯定的,不吃混杂的,不吃‘像我老家那儿种的’,不吃当地人不吃的蘑菇,那基本上就能达到零风险。此外,最好↑不要食用混杂的野生菌。”李泰辉表示。

                  误食毒蘑菇怎么办?

                  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对此,李泰辉团队建议:当误食了毒蘑〖菇后,应■及早治疗,否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无论哪一类型的毒蘑菇中毒,都应及早处理,同时尽快与有※关医院和卫生防疫部门(如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十二人民医院、事发当地医院等)有关人员取得联系,以便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送有关部门(如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

                  蘑菇中毒的机理十分复杂①,对于不同的蘑菇毒性及患者不同的体质,医生常常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随着科学的发展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医护人员可能有更科学有效的救治方法。患者应耐心听从医生等专业人士的意见积极配合治疗♀,不能大意,特别不要把“假愈期”误认为痊愈好转而中断治疗。

                  民间传言靠谱吗?

                  错误说法:“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真相:这“鲜艳”和“好看”本身就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事实上色彩不艳ぷ、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毒蝇伞很漂亮,不少蘑菇艺术品都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它的确有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广东毒性最大的致命白毒伞是纯白色的,许多人¤却误认它无毒。

                  错误说法:“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真相: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 却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错误说法:“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真相: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错误说法:“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真相:其实这并不ζ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说法:“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真相: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有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广州日报(2018-03-14  A16 身边新闻纸


                附件下载: